本文目录一览:
中央环保督察揭了7省市哪些痛点?
1、揭露了天津市、山西省、安徽省、福建省、辽宁省、湖南省和贵州省等7个省市存在的共性问题。对生态环保工作推进落实不够有力到位,发展与保护关系认识不到位,不愿清退“土政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生态环保工作推进落实不够有力到位。
2、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组于7月29日至8月1日向天津市、山西省、安徽省、福建省、辽宁省、湖南省和贵州省等7个省市陆续反馈了督察情况。反馈会由被督察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主持,督察组组长通报督察意见,当地党委主要领导作表态发言。
3、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16年11月至12月组织对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7省市开展第二批环境保护督察,并于今年4月完成督察反馈。反馈后,7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督察整改,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目前,整改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审核同意。
4、两年来,中央环保督察组所到之处,动真格、办实事,严抓严打严问责,保障了环保督察的大力度实施。其力度首先体现在问责人数众多。据环保部介绍,首轮环保督察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5万余件,累计立案处罚9万家,罚款约13亿元;立案侦查1518件,拘留1527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8448人,问责18199人。
5、%。督察组称崇左市“全区最差,全国罕见”。在百货大楼排涝泵站,每天有超过万吨污水直排左江,水体达到重度黑臭程度。在丽江南路丽江加油站斜对面的河堤下,同样存在大量污水直排左江。
6、共性一:对生态环保工作推进落实不够有力到位 督察组对7个省市的反馈意见中几乎都首先强调了这一点。
4月最严环保督查来袭,29项检查不达标别想开工!
1、重点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 重点了解地方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责任追究等情况。
2、据统计,全市环境保护大检查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789人次,排查企业120家,发现环境违法企业共10家(其中违法建设企业4家,违法排污企业2家,无证无照非法企业4家);其中:责令停止建设企业1家,限期整改企业3家,责令停产企业2家(含立案处罚企业1家,并处罚金3万元),对4家无证无照非法企业实施了停电处理。
3、该企业已积极进行整改,并于xx年6月26日以神东环保[xx]29号文《关于保德煤矿环保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上报我局。 对省控企业的整治 (1)对已停产的山西云马焦化有限公司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方式,检查是否有擅自恢复生产的现象。
中央环保哪几个省是重点
西南督察局 - 成都为基地,关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致力于西南地区的环境保护。东北督察局 - 沈阳是其大本营,辽宁、吉林、黑龙江的环境保护监督工作将由他们有力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8个):清水河县、固阳县、化德县、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辽宁省(4个):新宾满族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
经中央批准,此次第一批八个环保督察组将分别对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苏省,江西省,云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8省(区)进行督查。
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经中央批准,第一批八个环保督察组,将分别对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苏省,江西省,云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8省(区)进行督查。根据安排,各督查组进驻时间为一个月。
重庆市 重庆市共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会等会议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15次,党政主要领导现场调研督导生态环境工作30多次,初步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
中央环保督察分为四批,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完成。 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将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地区作为首批督察对象。
环境监测造假需如何依法严惩?
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要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法律分析: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比较严重的必定会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一般把数据篡改后,直接去排放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那肯定会对地表产生破坏,肯定是要去坐牢的。不管做的是什么项目,只要被确定为污染环敬岁境,那就要去停止建设。不去执行的话,那就是在违反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数据造假不仅要罚款,还会被吊销资质,违法行为列入“黑名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九条 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