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环境保护发展战略内容简介

1、中国环境保护战略的统领是科学发展观,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环境保护战略的必由之路,旨在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大国之路的坚实基础在于社会发展。首要的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将民生改善置于首位,特别关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3、这是一本名为《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图书,由李汀和吴爱军两位作者共同完成。它属于党群领导类的领导参考书籍,旨在探讨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该书由享有盛誉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于2009年9月发行,采用16开本设计。

4、区域发展是大国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中国的地域广阔,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无疑对社会稳定和全局发展构成了挑战。因此,平衡区域发展,消除社会矛盾,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面对环境问题,我国政府采取的基本国策和战略是什么

1、基本国策:保护环境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针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制定的基本国策包括: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对外开放。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实行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答案】C。解析:环境保护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故本题答案选C。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应采取的主要策略

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其中四项重点战略尤为突出。首先,实行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其次,针对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确保工业发展不损害环境。再次,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被提上日程,尤其是治理“四害”,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分类回收与循环再利用 分类回收和循环再用是环境保护的关键策略。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我们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循环再用策略则通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进一步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支持并参与这些活动,共同为维护地球环境作出努力。

这次来开会的几个省的林业部门领导,回去后要举办培训班,你们要亲自讲课,把湿地的功能和效益告诉大家,把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说清楚。我局也要组织湿地保护的宣讲团到各省市区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局里还要出一本书,专门介绍我国湿地的功能、效益和巨大作用,湿地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湿地保护的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等。

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

该方针包括“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并在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

这一方针是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和环境保护的实际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对我国环境保护起积极作用。

大家动手:这一方针强调的是全民动手,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采取实际行动,共同改善环境质量。 保护环境: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确保环境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

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行绿色发展。采取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强污染防治。

中国环境保护的五个阶段

非理性战略认识:环境保护政策萌芽阶段(1949-1971年)。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建立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1972-1992年)。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1992-2000年)。环境友好型战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态环境示范创建(2001-2012年)。

起步阶段(1978年以前):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污染防治方面,特别是针对工业污染的治理。1978年,中国环境保护部的前身——中国环境保护局成立,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式起步。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制定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大力推进污染防治。第四阶段:从2002年到2012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五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非理性战略认识:环境保护政策在1949年至1971年间处于萌芽阶段,这一时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成熟。 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从1972年至1992年,我国建立了三大环境保护政策和八大工程项目,并实施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从日常小事做起,如:绿色出行、随手关灯、光盘行动。增强绿色低碳意识,让环保理念更加普及。环保宣传覆盖面更广,绿色生活成为风尚。丰富绿色生活方式,将环保实践融入日常。绿色出行、随手关灯、光盘行动……践行环保理念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这条方针是1972年中国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在1973年举行的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了确认,并写入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环境保护战略的基本内容

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目标、重点、步骤和重大的方针政策。环境目标的设定需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以防止目标过低导致环境污染和破坏加剧,危害人体健康和制约经济发展;同时,避免目标过高导致投资过大,影响经济发展。发达国家为环境目标支付的费用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而发展中国家则为0.5~1%。

战略重点:识别并优先解决对环境影响大或具有潜在威胁的问题。

环境保护战略是根据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状况制定的。一般包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目标、重点、步骤和重大的方针政策等内容。环境目标的确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目标太低,环境污染和破坏势必加剧,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过高,投资过大,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生态保护与修复攻坚战:推动湿地、水源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 绿色发展攻坚战: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加强环境法治,完善环境监察制度。 环境治理能力提升攻坚战:升级环保设施,提高监测、评估和处置水平,推动环保技术创新,加强环保机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