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央环保督察三种形式
1、法律分析:中央环保督察的三种形式是指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和“回头看”。法律依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第五条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包括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和“回头看”等。
2、法律依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程序一般包括督察的准备、进驻、报告、反馈、移交移送、整改落实和立卷归档等,进驻以后开展工作的方式主要包括听取专题汇报、个别谈话、受理举报、调阅文件、走访问询、调查取证、召开座谈会、约见约谈等。
3、督察重点 中央环保督察主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其治理展开督察工作。重点督察各级政府和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包括环境法规制定、执行,重大环保项目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等方面。
4、环保“三合一”督察即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通报问题督察。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履职情况、及时会商分析、确保整改成效、强化结果运用的原则。
5、环保督察。截止到2023年3月10日,我国的环保监督管理制度包含三种类型,即环境监管及区域环保督查、环保综合督查、中央环保督察,其中没有环保监查,是指环保督察。环保督察重点是监察、处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政府部门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存在问题,对政府部门进行约谈、问责,甚至是罢免。
6、中央环保督察分为四批,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完成。 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将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地区作为首批督察对象。
中央环保哪几个省是重点?
从2017年4月起,中央环保督察组将分为两批,分别在湖南,安徽,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山西,山东,天津,海南,辽宁,吉林,浙江,上海和福建。上述省(市)进行检查。自去年的环境监督以来,中央环境保护监督队已完成16个省的检查,已经超过6400人。
生态环境部已启动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八个督察组将对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等八个省份开展为期约一个月的督察工作。
经中央批准,首批八个环保督察组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苏省、江西省、云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八省(区)进行督察。
中国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8日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显示,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部分整改任务进展滞后。一些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历史遗留问题多,整改工作缓慢。一些环境问题出现反弹。
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什么问题?
1、今年6月16日,中 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三门峡市后,通过卫星地图摸搜排查,发现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内存在可疑人工设施,并立即前往现场检查。随后,督察组在黄河南岸的大片树林中间,发现两处大型养猪场和一处养牛场。经查,这些养殖场均位于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
2、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环保督察越往后执法越严。各种“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态环保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群众监督举报以及环保督察的执法压力下,最终将不得不改弦更张、改邪归正。
3、月11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通报指出,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时,有群众举报滨江污水厂在长江内侧芦坝港(即天星村头圩组)违法倾倒数万吨污泥。两年后,问题没有整改,污泥数量从3万吨增加到近4万吨。
4、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督察组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用了三年时间进行第二轮督察,同时在2022年进行了一次“回头看”,确保对所有省份的第二轮督察全覆盖。
5、截至7月7日,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全部完成督察进驻工作。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举报生态环境问题,地方已办结28076件。其中,责令整改22561家;立案处罚5709家,罚款51062万元;立案侦查405件,行政和刑事拘留464人;约谈2819人,问责4305人。
6、以《关于2020年第三次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问题销号情况的通报》此文件为标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第二批有哪些省份
截至6月15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均完成第一阶段省级层面督察任务。督察组共计与126名领导干部进行个别谈话,其中省级领导50人,部门和地市主要负责同志76人;累计走访问询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100个;调阅资料5万余份。
从2017年4月起,中央环保督察组将分为两批,分别在湖南,安徽,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山西,山东,天津,海南,辽宁,吉林,浙江,上海和福建。上述省(市)进行检查。自去年的环境监督以来,中央环境保护监督队已完成16个省的检查,已经超过6400人。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自2015年起开始实施,这对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督察组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用了三年时间进行第二轮督察,同时在2022年进行了一次“回头看”,确保对所有省份的第二轮督察全覆盖。
海南省 海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推动全省转变发展理念。海南省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和巡回法庭13个,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的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格局。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将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不断研究完善督察体制,积极开展督察法制建设,组织开展第一轮督察“回头看”,从2019年开始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全面实施“土十条”,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坚定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不断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
国家环保督察情况
【开展环保督查工作情况汇报1】自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入驻我省以来,我市积极应对,周密部署,已顺利完成迎接首次中央环保督察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下是具体工作情况的汇报: 前期准备工作:我市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迎检工作,市领导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单位与时间节点。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自2015年起开始实施,这对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督察组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用了三年时间进行第二轮督察,同时在2022年进行了一次“回头看”,确保对所有省份的第二轮督察全覆盖。
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入驻我省以来,我市认真对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要求,迅速进行动员部署,较好地完成了迎接首次中央环保督察各项准备工作。
督察重点 中央环保督察主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其治理展开督察工作。重点督察各级政府和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包括环境法规制定、执行,重大环保项目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等方面。
中央环保督察点名了哪些地方犯法了?
1、月11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通报指出,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时,有群众举报滨江污水厂在长江内侧芦坝港(即天星村头圩组)违法倾倒数万吨污泥。两年后,问题没有整改,污泥数量从3万吨增加到近4万吨。
2、据了解,2020年5月至近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六批完成对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反馈,同步移交158个责任追究问题。
3、截至9月4日,第四批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完成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等省(区)的下沉督察任务,已约谈2914人,问责4129人。8个督察组共收到群众举报44134件,累计向被督察地方交办转办29189件。
4、违法占用河道、建筑垃圾侵蚀江面、污水直接排入长江、河道内存在违建,这些都是当地存在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江苏镇江拥有29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它涉及到了多个资源保护区和重点湿地,当地生态平衡极为重要,但这个地方却存在很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在长江的河道内发现了违章建筑。
5、从被督察地方报送情况看,河南边督边改问责达1015人,广东拘留环境违法人员162人,江苏处罚金额近4亿元。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于今年5月30日至6月7日陆续对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实施督察进驻。
6、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副组长翟青表示,第六督察组将坚持边督察、边移交、边督办的原则,把群众来电来信举报的环境问题转地方处理。同时,督察组将采取“双随机”方式,到现场了解地方查处的真实情况。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公布了在西藏期间的举报电话:0891-6515000。